APP霸屏,。手機域名能否刷出存在感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手機’域名注冊量已接近10萬。7月9日,管理這一域名注冊的北京華瑞網
APP霸屏,“。手機”域名能否刷出存在感
“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手機’域名注冊量已接近10萬。”7月9日,管理這一域名注冊的北京華瑞網研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張維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相較于“.com”“.cn”等傳統(tǒng)域名,“。手機”由于其采用漢字輸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但如今已是移動互聯時代,習慣于在手機上點擊各類APP、掃二維碼的用戶會接受“。手機”域名這種訪問方式嗎?它的市場前景如何呢?
匯集所有應用,一個域名即可直達所有對外平臺
拿出手機,在網頁地址欄上敲擊“哈爾濱日報。手機”,便可一步直達與哈爾濱日報相關的移動應用“矩陣”——上面匯聚了哈爾濱日報的微信、微博、ZAKER等移動應用。
“‘。手機’域名采用‘。手機+微入口’的模式,利用微入口服務,將政府、企業(yè)和媒體的微博、微信等各種移動應用匯聚到一個統(tǒng)一的入口頁面。用戶訪問‘。手機’域名,就可通過微入口直達企業(yè)的各個移動應用。
張維斌介紹,這種手機域名是以“。手機”為后綴的通用頂級域名,它在2014年通過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的審批,并從2014年12月1日起開始接受用戶申請。
“任何自然人和機構用戶都可以申請這一域名。個人或機構在注冊成功后需上傳相關證明材料,經注冊管理機構核驗通過后才可使用該域名。”張維斌說。
“手機域名的主要需求方是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等機構,手機域名可作為這些機構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標識,手機域名能幫助其維護品牌形象、提升宣傳推廣效率。”張維斌說,有些政府與企事業(yè)單位雖然入駐了微信、微博等移動應用平臺,但由于平臺多、入口多,令他們有些應接不暇。
使用價值遭質疑,市場前景有待觀望
從1985年第一個域名誕生以來,域名已經經歷了三十余年的發(fā)展。
如今,域名不僅具有使用價值,還擁有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以前,如果企業(yè)、政府等機構沒有域名,那就意味著它在網上還沒有一個正式的“門面”。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幾乎滿足了用戶所有的上網需求,我們的注意力漸漸被若干如微信、淘寶、抖音等“流量APP”所控制。政府及企事業(yè)單位也隨之入駐各類社交媒體平臺,在上面插上自己的“小旗”,如開通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
“如今,互聯網流量主要集中在幾大‘流量APP’上,企業(yè)級用戶或許不會在域名上花太多心思,這種手機域名的實際意義有待觀望。”7月9日互聯網分析師張孝榮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此張維斌表示,手機域名作為網絡重要資源,對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可起到至關重要的牽引作用,只是目前很多人還未意識到它的便利性。
張維斌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域名應用發(fā)展的關鍵在于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手機”這種“一對多”的模式可顛覆傳統(tǒng)意義上域名與網站“一對一”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