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交出了一份讓華爾街相當意外的成績單。根據(jù)5月15日京東公布的2020一季度財報,京東一季度凈營收為1462億元人民幣(約合206億美元)同比增
京東交出了一份讓華爾街相當意外的成績單。
根據(jù)5月15日京東公布的2020一季度財報,京東一季度凈營收為1462億元人民幣(約合206億美元)同比增長20.7%,大幅超出市場分析師平均預計的192.9億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京東一季度每股美國存托憑證攤薄收益為1.98元人民幣(約合0.28美元),好于分析師預計的每股攤薄收益0.11美元。
凈營收與利潤雙雙超出預期。這在疫情最為嚴重的2020年第一季度,頗為不易。
早在3月2日,京東對一季度業(yè)績只保守預計了至少10%的營收增長,并強調(diào)了受疫情影響還可能發(fā)生變化。最終20.7%的營收與同比增速,兩倍于10%的預計增長數(shù)字。
究其因,京東自營模式與自建的京東物流功不可沒。
疫情期間,大量第三方商鋪無法正常上班,加上“四通一達”等快遞業(yè)務大受影響,電商行業(yè)整體飽受沖擊。這從全國包裹量上可見一斑:根據(jù)國際郵政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1-2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è)業(yè)務量累計完成65.5億件,同比下降10.1%;業(yè)務收入累計完成864.9億元,同比下降8.7%。而在不少疫情嚴重地區(qū),幾乎只有京東快遞、順豐、EMS三家可以相對正常運作。
在這一大背景下,商品自營疊加物流自營,使得京東業(yè)務的受影響程度均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不過,疫情對京東依然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雖然京東物流成為京東業(yè)務在一季度正常運作的支柱,但疫情為物流各個環(huán)節(jié)帶來的麻煩,還是讓京東的履約費用率上升到了2018年四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7.1%。
“履約費用(Fulfillment expenses)”指的是從用戶下單到商品配送再到售后服務全流程費用,即為完成整個銷售動作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其中物流相關費用占大部分。在整個2019年,隨著運營效率的提升,該項數(shù)字一直維持在7%以內(nèi)的低位水平。
不過,京東財報的消息面依然總體向好。受財報利好影響,截至發(fā)稿,京東股價開盤漲2.12%至50美元,總市值近730億美元.
商品銷售收入仍有近20%
京東主要營收來源,即凈商品銷售收入并未受到疫情重創(chuàng)。財報顯示,該收入為1300.93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約89%,且相對去年同期有19.73%的同比增長。
作為對比,上一季度京東的凈商品銷售收入,在總營收的占比為87.7%,同比增長 24.52%。
可見疫情之下,京東商品銷售收入的同比增長數(shù)字雖略微下滑,但總體影響不大。
進一步看京東商品銷售的兩大塊,3C家電和除3C家電一般商品收入,前者為776.3億元,同比增長9.8%;后者為524.6億元,同比增長38.2%。
顯然,一般商品銷售收入的增長遠遠跑贏3C家電。這反映疫情之下,用戶對于食物及基本用品有著較高需求,而3C家電的需求則有所抑制。
而京東營收的另一大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京東著力發(fā)展的另一板塊----凈服務營收,則在一季度錄得1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6%。
雖然這一增長數(shù)字依然高于凈商品銷售收入,但參考此前的業(yè)績,并不理想。上一季度,京東凈服務收入同比增速為43.6%,縱觀2019年全年,凈服務收入的同比增速為44.1%。
一季度凈服務收入的增速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回落,從而帶來該項收入在總收入的占比出現(xiàn)下滑。
由圖可見,凈服務收入的占比,回到了2019年年初的水平。
這主要受到了物流業(yè)務收入增速下滑的影響。據(jù)了解,凈服務收入的兩大構成:平臺及廣告收入、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后者一直是驅(qū)動凈服務收入高速增長的動力。在2019年全年,兩塊業(yè)務增速分別為27.28%與89.63%,物流相關業(yè)務增速遠遠跑贏總收入增速與凈服務收入增速。
繼續(xù)往前追溯,2018全年,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更是同比大幅增長142%。
但在2020年一季度,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同比增速,已經(jīng)降到了46.64%,同比增速相對2019年,幾近腰斬。
受疫情影響物流外單的下滑或許是增速下滑的根本原因。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京東開始在物流上施行開放策略,積極擴展第三方業(yè)務。2020年一季度電商行業(yè)的整體受挫,或許也直接影響到了京東物流外單業(yè)務。
不過,這一問題只是暫時性困難。隨著電商行業(yè)的整體逐步復蘇,京東物流外單已經(jīng)重新恢復增長。根據(jù)京東物流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五一”假期整體快遞單量相比去年同期(5月1日-5日)增長近70%,是行業(yè)增速的近2倍。
京喜助推下,年活躍用戶環(huán)比增2520
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shù)為3.874億,環(huán)比去年四季度同期新增2520萬。
在去年四季度,京東年活躍用戶的環(huán)比增幅為2760萬,創(chuàng)下了近8個季度以來最大增幅。疫情之下,本季度的活躍用戶增幅并未受到明顯影響,增幅與上季度基本持平。
在2018年三季度京東年度活躍為3.052億,低于第二季度的3.138億,引發(fā)外界對京東活躍用戶的擔憂;到2018年四季度,年度活躍用戶重新錄得增長。自此,京東用戶不斷加速增長,并在全年底錄得其史上年度活躍用戶的最高值。
細究其因,低線下沉市場成為加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京東去年三季度末上線的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功不可沒。
在去年四季度,京東曾宣布,超過70%的新用戶來自低線下沉市場。“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jié)”期間,京喜約75%的新用戶來自低線城市。
經(jīng)營效率提升:經(jīng)營利潤率持平史上最高
除了營收,利潤同樣是本季度京東財報的亮點。
一季度,京東集團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與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均實現(xiàn)盈利。而高效的運營及利潤率的提升帶來了現(xiàn)金流的顯著改善。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xiàn)金流增長至152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22億元人民幣。
著重考慮可反映京東實際經(jīng)營狀況下的Non-GAAP指標。
一季度,京東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9.72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32.94億元。
從圖中可見,自2019年一季度以來,除了2019四季度因雙十一營銷費用大增以致利潤下滑,京東基本上經(jīng)營利潤與凈利潤都是持續(xù)維持在30億元的高水平。而本季度,繼續(xù)維持這一水準。
其中,反映京東日常運營盈利情況的經(jīng)營利潤率為2.2%,持平去年三季度達到的史上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隨著京東利潤水平的持續(xù)改善,京東也在不斷縮短對供應商的結款周期。
由圖可見,本季度,京東的結款賬期一直在不斷下滑,并達到了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最低值。
這將一定程度上減輕供應商的回款壓力。
不過,賬期的縮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京東的自由現(xiàn)金流水平。雖然一季度自由現(xiàn)金流從去年同期的22億元大漲至本季度的152億元,但相比上季度的195億元,還是有所下滑。
關鍵詞: 京東